MOTO 360智能手表就目前來說毫無疑問是一款非常成功的安卓智能手表,但是很遺憾的是它還未在國內上市。日前有消息稱MOTO 360將會盡快登陸中國市場,目前正在尋找可以替代谷歌服務的項目。
與此前在中國推出的摩托羅拉的手機產品不同,Moto 360是一款可穿戴設備。第三方咨詢機構Canalys稱Moto 360是Android Wear設備銷量冠軍。隨著蘋果Apple Watch的上市,Moto 360有望成為聯想在這一市場的重要武器。
摩托羅拉消費者體驗設計高級副總裁Jim Wicks和摩托羅拉工程高級副總裁Iqbal Arshad均表示,很高興能重回中國市場。
作為首席體驗設計師,Jim Wicks透露,他們在做Moto 360智能手表時,會用3D技術掃描男士、女士手腕的尺寸,以確定Moto 360表帶的尺寸。當然也會做一些關于設計潮流的調研,關注消費者對材料的喜好。但他并未透露Moto 360來中國推廣的具體時間。他還表示,雖然谷歌(微博)服務目前在中國無法使用,但他們正在積極尋找替代品。
摩托羅拉移動于2014年1月被聯想以以29億美元的價格從谷歌手中收購。摩托羅拉工程高級副總裁Iqbal Arshad表示,從供應鏈角度來看,摩托羅拉會將技術和聯想共同分享!澳ν辛_拉在并入聯想之后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因為聯想對中國的市場非常了解。”
Jim Wicks對中國公司的研發能力評價頗高。他表示,在中國最成功的那些公司在全世界范圍內都是研發能力較強的。自主研發能力不僅對產品規格和成本的控制很重要,對真正的革新以及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也是很重要的。
以下為采訪實錄
問:我們發現摩托羅拉是一個除了正式研發,算是一個技術驅動型的企業,但是我們看到中國出現了一個現狀,他們可能研發特別弱,甚至不怎么研發,交給代工公司來做,但是他們的產品賣得非常好,銷量也都達到了一定的數量級,想請您評價一下摩托羅拉的商業公司和中國一些互聯網公司的優劣對比?另外,在您看來,摩托羅拉重返中國,它給您最大的信任是什么?您覺得摩托羅拉在中國最大的優勢是什么?
Jim Wicks:我們對國內這些公司都比較了解,如果你去看那些在中國最成功的公司,他們都有比較強的研發能力。不僅僅是在中國的公司,放眼全世界看這些成功的公司,他們也是有比較強的研發能力的。有自主的研發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僅是對于產品規格和成本的控制很重要,對于真正的革新以及對于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也是很重要的。
對我們來說,我們生產產品的時候不僅僅只是生產一個產品,而是同時在生產這個產品的同時,對未來有一個長期的愿景。為了實現未來的愿景,具有自主的很強的研發能力就顯得很重要了。如果我們把研發和生產外包出去,我們自己創新的想法是不能完全靠他們來實現的。
摩托羅拉作為一個國際性的大的公司,我們的研發基地不僅僅是在芝加哥,在歐洲也有,在中國也有,在印度、巴西也有,在世界各地都有我們的研發基地。我們不僅能夠有本地特色的創新和研發,在全球的研發也是有我們的網絡結構的。
舉兩個我們有自主研發能力的成功的實例,一個是在近期研發出來的Moto Maker,另外一個是Moto 360。如果沒有自主研發能力,在改變工業鏈和生產商這塊就沒有這樣的能力了。
問:作為一個首席體驗設計師,不知道Jim會不會特別注重身邊人使用產品的需求和感受,剛才您提到了Moto 360,國內有很多預期,但是現在蘋果出了iWatch,您怎么看這個沖擊?尤其是在中國市場,因為谷歌沒有開放生態,去年引進的話就很明顯的會有一波好的趨勢,您怎么看?
Jim Wicks:回答你第一個問題,我確實一直在關注消費者,在家里,在街道上,作為工程師或者是設計師團隊的成員,我們要時時刻刻地關注消費者,而且要做相關的調研。
當然我們的做法有很多種方式,我們用3D來掃描男士、女士手腕的尺寸,來確定我們要做的手帶的尺寸是多少。還有,我們也要做一些關于設計潮流的調研,還會關注消費者對材料的喜好,這塊也會做一些調研。在北美市場,在亞洲、歐洲、巴西這些市場都做了相關的調研,收集相關的數據.
另外,我們也邀請來我們這個實驗室里參觀,看我們產品的原型,看他們的體驗感受如何,然后和他們交流,看他們對這個產品的看法。
雖然谷歌服務在中國目前不能使用,但是我們在尋找替代的軟件,也是能夠非常好地滿足中國消費群體的需求
問:Moto360 今年有計劃來中國推廣嗎?
Jim Wicks:目前沒有具體的日期。
我們會尋求各種途徑和機遇來讓中國消費者使用上 Moto360 這個產品,但是目前沒有具體日期。
問:有圓滑或者是無邊框是最近很多新的手機設計的元素,像iPhone6,包括三星也出了一個GALAXY S6 Edge,Jim是怎么評價這些手機的設計特點?摩托在這方面有沒有推出類似產品的計劃,或者說未來有沒有什么設計創新的方向?
Jim Wicks:我們不對競爭對手發表評論。我們作為摩托羅拉,我們的設計重心主要是“給消費者帶來價值”這方面的設計,從軟件方面的設計到個性化這方面的設計,我們把精力放在這一塊。對于這個圓滑邊框設計,我不知道它的可用性是如何的,但是像我們剛才展示的這款手機,也是無框的,現在也有粉絲會喜歡比較薄的手機。
問:摩托在成為聯想的一部分之后,兩位的工作有什么明顯的變化嗎?在研發和設計這兩塊未來具體會怎么協同您和聯想的部分?
Jim Wicks:對于我的未來,我的工作職責沒有什么大的變化,但是,現在給我提供了一個跟更多人才交流的機會,對于設計力、潮流的調研,這塊跟很多人進行交流,跟聯想技術中心的人員進行交流,另外,在加入聯想之后,我個人能夠更多地接觸的市場,但是從工作職責這塊來說,變化不是特別大。
問:聯想和摩托羅拉之間的技術會不會進行分享?
Iqbal Arshad:我們跟聯想的同事是緊密合作的,從供應鏈這個角度來看,有些能夠共同分享的,我們就會進行分享。另外一個是關于摩托羅拉一直沒有用到指紋識別的技術,這個我們以前用過。目前市場上沒有用到這個技術。未來要不要用?我們會一直評估這個可能性,要看未來的情況。
關于圖像質量這一塊,我們Moto X Pro和Moto G拍照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這一塊我們也在不斷地努力,讓我們的消費者能夠獲得更好的體驗。
問:我想問一個關于Moto 360的,那天在誓師大會之后元慶說可穿戴設備能夠跟醫療方面結合,我問一下,下一代的Moto 360會不會在這些方面做一些開發?
Iqbal Arshad:我們在未來的很多產品方面會用到很多可穿戴的相關的技術。
問:現在的手機是屬于工業設計,還是說外觀設計,什么樣的方向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向?
Iqbal Arshad:昨天也向我們的總裁楊元慶先生展示了我們這些突破性的技術,這些技術以后可以滿足我們消費者的需求。昨天摩托羅拉有一個誓師大會,在大會上元慶和摩托羅拉的team有一些個性技術的展示,將來在市場上會看到更多有個性的技術。
問:怎么保證它是一個產品,或者說在中國市場如何了解消費者的需求?
Iqbal Arshad:你現在也看到了,摩托羅拉在并入聯想之后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因為聯想對中國的市場非常了解,聯想和摩托羅拉的結合,簡直是天作之合,它對中國市場的了解和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是非常有洞察力的,而且聯想是非常了解中國市場和中國消費者的。所以,這樣的話,摩托羅拉在進行研發的各個角度,都是在從技術上進行突破,從各個方面進行革新,不光是中國市場,就全球市場來看,在中國,以及在中國以外其他的地區,也在做這種規劃。這種規劃也是非常具有洞察性的。
問:合作這么長時間以來,覺得兩個團隊的思維方式,對產品的理解之間有什么沖突嗎?解決之道是什么?
Iqbal Arshad:和聯想的同事的合作是非常好的,而且給大家帶來了一股新鮮的力量。我們的合作沒有產生任何的沖突。這種合作是很和諧的。你別不相信這一點,這是真的。所以你們看到聯想作為一個全球化的公司,它能夠屹立在全球,這也是有它的原因的。它的價值觀是包容性和團隊合作,這個理念是聯想的工作理念。
問:我想問問您有沒有去過深圳,因為中國深圳可能是未來全球硬件創新的又一個中心?
Iqbal Arshad:我們在深圳還有中國其他地方都有很多的合作商和供應商,在回歸中國之前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就在當地建立了生態體系,在中國,在1990年早期的時候,和深圳、北京、天津這些地方都有很緊密的合作。我最喜歡北京了,這是我在全世界最喜歡的城市之一。
問:現在手機產品更新換代越來越快了,在研發上面有沒有什么新的挑戰?如果研發時間過長,產品投放周期就會長,可能會影響到整個市場的節奏,對你的研發節奏會不會有影響?要不要縮短這個周期?
Iqbal Arshad:關于周期這一塊,產品投放市場的周期一年比一年減少,主要原因是技術的提升,另一方面是我們開發出來的新工具的應用。舉個例子,摩托羅拉是為數不多有權利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以及波音公司做模擬實驗,并做出產品雛形的一家公司。
對于任何的研發團隊來說,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就是要解決一些很難解決的問題。對我們來說,怎樣完全改變智能手機,為未來創造一個新的平臺,這塊是最大的挑戰。同時,在智能穿戴設備這塊,怎么樣提升這個技術,還有怎么樣改變現有的智能手機平臺,這些都是我們現在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在未來的數年里面,是我們努力的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