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頁智能穿戴產品評測 → Pebble Time Steel和apple watch對比評測

Pebble Time Steel和apple watch對比評測

來源:本站整理時間:2015/3/12 10:41:57作者:GML點擊: 0 評論:0

文章標簽: PebbleTimeSteel

Pebble Time Steel和apple watch哪個好?今年的智能穿戴設備推出了不少的新品,其中不得不一提的就是Pebble Time Steel與apple watch的大決戰,那么對于有需要的用戶來說,怎么選擇比較好呢?

當KickStarter的傳奇——Pebble Time遇上今年最受期待的智能手表——AppleWatch,它們倆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就在Apple Watch發布前夕,Pebble推出了其第二代智能手表Pebble Time和Pebble Time Steel,而Apple Watch也毫不示弱,20種不同搭配再加上Edition版本超過12萬元的國行最高售價真是讓不少人大吃一驚。雖然Pebble Time Steel與Apple Watch都稱得上是目前智能手表市場的優秀代表,但是到底哪款才是你的最愛呢?在作出決定之前,不妨先來看看二者的參數對比吧!

外觀設計

外觀設計毫無疑問是Apple Watch的強項,強烈的個性化屬性讓它與市面上大部分智能手表都劃清了界限。簡單來說,Apple共有38mm與42mm兩種大小、三種表身以及數種表帶可供選擇,而目前提供的搭配方案更是達到了38種,讓大部分用戶都能找到心中最滿意的Apple。不過高度的個性化選項也讓Apple Watch的價格充滿“個性化”,最低售價2588元,最高售價更是達到126800元。

Apple Watch共分為Watch Sport、Watch與Watch Edition三種版本,表身材質分別鋁合金、不銹鋼以及18K黃金,同時每種材質也都有兩種顏色可供選擇。另外,不同版本還可以選配相應的表帶,比如Watch Sport基本為各色運動型表帶,Watch則有運動型表帶、經典扣式表帶與皮質表帶等更多選項,而Watch Edition則可以選配更為高端的現代風表帶。

Pebble Time Steel的機身厚度為9.6毫米,雖然只厚了1毫米,但整體感覺要更好一些,不銹鋼的表帶讓其顯得檔次十足,而重新設計的機身弧線讓其能夠更好地貼合手腕。不過這兩款智能手表的黑色邊框都比較寬,如果配以非黑色的背景,多少顯得會有些笨重。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Apple Watch上面,尤其是在搭配一些比較豪華的表帶時,手表的整體感覺會有很大的變化。不過需要指出的是,Apple Watch上所配備的藍寶石玻璃和機身右側的“數字表冠”(Digital Crown)要為其加分不少,同時Apple Watch周身只有兩個按鍵,所以前者的外觀看起來也要更加簡約一些。

與Apple Watch相比,Pebble Time Steel在外觀設計方面則要平淡中庸許多,接近于圓角矩形的不銹鋼表身覆蓋著抗刮花能力出色的第三代大猩猩玻璃,不同配色的表身則會搭配特定顏色的真皮表帶,不過用戶卻可自行更換其他22mm標準表帶。雖然Pebble Time Steel目前的個性化選擇并不多,可是整體看上去仍然美感十足,同時Pebble之前也曾表示將會在今年年底前推出具有各種特定功能的智能表帶,以最大程度滿足用戶在功能性方面的個性化需求。

就整體效果而言,外觀設計方面Apple Watch要優于Pebble Time,不過后者佩戴在手腕上的效果要比圖片上更咱一些。

屏幕顯示與按鍵

兩種完全不同的顯示屏決定了Apple Watch與Pebble Time Steel完全不同的顯示效果與操作邏輯。

Apple Watch采用了高像素ForceTouch壓力感應式AMOLED顯示屏,表面覆以Ion-X高強度玻璃或者藍寶石玻璃,不僅顯示效果優秀,而且還能感知用戶不同強度的按壓操作。

反觀Pebble Time Steel則配備了一塊64色30幀彩色電紙屏,盡管顯示效果不如Apple Watch,但相對于采用單色電子紙屏幕的老款Pebble手表來說已經是相當大的進步了。此外相對于Apple Watch來說,Pebble Time的屏幕在陽光下地效果要更好一些。

至于操作邏輯,Apple Watch以點按觸摸為主,Digital Crown與一顆實體按鍵作為補充,分別負責圖片縮放、網頁瀏覽以及快速啟動應用等任務。而不具備觸控功能的Pebble Time Steel則完全依賴屏幕側面的三顆實體鍵,雖然易用性上不如觸控操作,但是專門針對非觸控電紙屏設計的Timeline卻可以部分彌補Pebble Time Steel在操作方面的不足。

系統與軟件

系統交互一直是蘋果的強項,這次Apple Watch也不例外。盡管目前為Apple Watch專門開發的應用程序并不多,但是基于iOS應用的推送功能還是比較完整的,而且Apple Watch還會根據用戶自動調整通知的方式。比如,Apple Watch的通知卡片僅會顯示少量信息,如果用戶需要查看更多內容,左右滑動即可,如此一來便將選擇的權利交回給用戶,減少了不必要的瀏覽時間;如果Apple Watch檢測到用戶正在使用手表,更詳細的通知信息則會直接在屏幕上顯示,同時借助于Handoff功能,內容還可直接無縫轉移至其他蘋果設備上以便繼續瀏覽。另外,Apple還擁有智能短信功能,可根據短信內容給出數條快速回復,用戶只要從中選一個就好。

不僅如此,HomeKit、HealthKit以及Apple Pay也已支持Apple Watch,需輕按Digital Crown旁邊的按鈕2次就能完成支付。當然為了保證財產安全,首先要在iOS的Apple Watch應用中開啟Apple Pay支付服務,并且每次戴上Apple Watch時用戶都會被要求輸入密碼進行安全驗證。

Pebble的系統則是一個全新的方向,新系統仍然支持第三方表盤和應用,但是其主界面是一個名叫“時間軸”(Timeline)的東西,里面將不同應用的提醒、日歷和通知等內容按照時間羅列出來,而用戶則可以追溯一下此前24小時中自己錯過了哪些信息,同時也可以看下未來48小時之內自己需要做哪些事情,同時Timeline還支持直接從Web端獲取數據,所以使用起來相當方便。

我們并沒有在Apple Watch和Pebble Time的系統對比上花費太多的時間,所以暫時認為它們在這方面算是勢均力敵吧。

第三方應用

盡管現在對Pebble Time和Apple Watch的第三方應用進行對比還為時尚早,但蘋果的優勢是相當明顯的,畢竟Apple Watch已經獲得許多知名廠商和開發者的支持,蘋果在營造生態系統方面的實力為其贏得了更多的合作伙伴,計劃在今年4月上市的Apple Watch背后已經有一大波應用在摩拳擦掌了。

不過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是,用戶是否需要那么多的智能手表應用?這也是Pebble的CEO埃里克·米奇科夫斯基(Eric Migicovsky)所提出的問題,Pebble目前已經擁有超過6500個表盤和應用,而其中大部分都是表盤,而那些應用的功能也都非常簡單,當然,這可能也是受制于老款Pebble手表單色的電子紙屏幕所致。

米奇科夫斯基希望第三方開發者能夠將自己的數據開放給Pebble 的“時間軸”,目前我們還無從得知會有多少開發者愿意這樣做,但預計將會有一批品牌廠商和開發者將會對Pebble感興趣,并將與自己有關的信息流融入到Pebble的“時間軸”中去。

第三方應用是否豐富主要取決于設備能否激發開發者的創造力和靈感。對于Apple Watch來說,其未來的一大應用就是Apple Pay,而開發者也完全可以圍繞Pebble 的“時間軸”開發出更加有趣更加實用的應用,進而豐富這些可穿戴設備的功能。

續航、兼容性與售價

Apple Watch與其他蘋果產品一樣都宣稱擁有“All-Day(全天)”的續航表現,但需要注意的是它可是一塊手表。庫克在發布會上稱Apple Watch單次充電可以使用18小時,雖然擁有省電模式和非常方便的吸附式MagSafe充電器,但是一天一充還是在所難免的,而且從官網的數據來看,38mm Apple Watch的完整充電時間長達2.5個小時。而續航時間卻一直都是Pebble的強項。與Apple Watch略顯不足的續航相比,Pebble Time Steel長達10天的續航時間就顯得格外優秀,不過更大的電池容量也讓Pebble Time Steel比Pebble Time機身厚了1mm。

在兼容性方面,Apple Watch支持iPhone5及以上版本的設備,并且要求升級至最新的iOS 8.2。Pebble Time Steel則支持更多機型,包括運行iOS 8或Android 4.0及以上系統的機型,不過iOS設備至少也要是iPhone 4s。至于二者的售價則無需多言,Pebble Time Steel目前還處在眾籌階段,售價250美元(約合人民幣1565元),預計將于今年7月上市,而上市后的價格則為299美元(約合人民幣1872元)。根據昨天的發布會,Apple Watch將于4月10日起接受預定,正式上市時間為4月24日,中國也在首發國家之列,而國行版本的售價將從2588元起跳,最高則為126800元。

對Apple Watch與Pebble Time Steel大致了解之后,想必大家心目中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Apple Watch在功能性上確實優勢明顯,而且時尚屬性頗多,不過續航和售價卻拖了后腿。相比而言Pebble Time Steel似乎更具性價比,10天的續航時間與不到2000元的售價更容易被普通消費者接受,而且如果你是Android用戶,也只能選它了。

以上,就是小編要為們帶來和分享的相關內容,親們可以簡單的了解一下,至于到底怎么選擇,還是要看大家權衡利弊了!

游客評論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

發表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0)

(您的評論需要經過審核才能顯示) 字數: 0/500

本周熱門

找游戲 下應用

排行榜

游戲軟件破解

關于安卓網 | 聯系方式 | 發展歷程 | 下載幫助(?) | 廣告聯系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Copyright 2011-2014 5577.com安卓網 鄂ICP備1500505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