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臉安卓官網版下載分享給你,一款全新實名認證和注冊的手機社交軟件,在這里你不需要為信息外泄和結識不真實的朋友而擔心,輕松交友、免費社交,微臉手機版期待你的加入!
【軟件特色】
1.真實移動的社交網站
2.聯系官方好友進行最直接的交流
3.隨時隨地知曉各種動態
【微臉是什么】
微臉,真實姓名真實信息的移動社交網絡。
微臉和其他所有app都不一樣,所有人都用真實姓名、真實信息注冊,個人主頁信息真實且豐富,公司、學校、家鄉、感情狀況等應有盡有,你無需再備注好友的任何信息;
微臉和facebook不一樣,是完全基于手機的,沒有在線離線之分,更簡單更酷,發消息無需下載2個app
微臉和微信不一樣,是一個開放的社交網絡,你可以方便地找到某個姓名、某個公司、某個學;蛘吣愁愋畔⒌呐笥,一起互動,接收各地的好玩新鮮事;
在微臉,你可以輕松連接各地好友,快速獲得好友最近的新鮮事;你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新鮮事,分享自己主頁的二維碼,讓大家感受你的真實移動生活方式。
微臉會持續給大家提供最酷的體驗和功能,頻率約為每2周一個版本(上線時間會因為審核時間而產生浮動)以下是我們正在規劃的:新鮮事彩蛋功能;
新鮮事支持GIF圖;指定好友可見或指定好友不可見和屏蔽好友;
誰可以加我為好友以及各種功能。對微臉有覺得特別喜歡、可以改進的、必不可少的功能及其他反饋?那就快快在微臉的意見反饋中進行反饋吧~不錯的反饋將收到精美禮品,微臉幫助頁面中也會記下你的貢獻
微臉,真實姓名真實信息的移動社交網絡。
【微臉好用嗎】
微臉是曇花一現的子彈短信嗎?
負面纏身的扎克伯格,這兩天可能還沒來得及注意到一個消息,Facebook的像素級模仿者“微臉”,在他向往已久的中國市場上線了。
第一批用戶已經入駐。
這是1992年出生的夢夢,接觸的第二個“真實社交網絡”平臺。第一個是剛剛宣布以2000萬美元被賤賣的人人網:“上學的時候交朋友找校友,現在工作了,想拓展人脈,脈脈又更像職場App,太直接了。”
注冊時間不過五天,夢夢連續分享了八條生活動態。最新的一條是:大學室友來京,開心到蹦了一路。四張照片,兩張自拍,在100余好友中收獲了6個贊。
不容易,子彈短信出現的時候,很多人經歷的狀態是,注冊即高峰。在她看來,微臉的狀態剛剛好,比微信更開放,比微博更私密。這個從來沒用過Facebook的女孩子,期待在微臉上體驗到更多新鮮的東西。
永遠被抄襲的Facebook
微臉和Facebook的頁面,用分毫不差來形容,也不夸張。從設計上來看,一個淺藍色背景,一個深藍色背景;點開首頁優先分享新鮮事,閱讀好友動態。個人主頁,同樣的頭像居中,可設置封面照,連編輯個人主頁的位置都一模一樣。
交友的方式,和Facebook一致,朋友還是朋友,朋友的朋友,也能成為朋友。
微臉的運營工作人員刁晗告訴刺猬公社:“因為國內缺少的是真實開放的社交模式,而在這個領域FB做的最牛逼是毫無疑問的,是已經經過驗證的。創新要建立在正確的基礎上,就像輪子是圓的,沒必要為了創新而去做一個矩形的輪子!
有捷徑難道不走?
國內的開心網、人人網以及早期的微博,都被認為,在某種程度上模仿過Facebook。人人網曾經是最成功的模仿者,一個歷史數據是,2011年,人人網注冊用戶數1.3億,超過了QQ的1.2億。
國外也有類似的案例,俄羅斯的VK.com誕生初期,也被認為是Facebook的模仿者,F在,VK成了俄羅斯最受歡迎的社交網站。
吳昌澍是微臉的創始人,至少他的答案是,有捷徑,要走。
9月16日,他在微臉分享了一個朋友的想法:“微信是一款快要老去的社交產品,最近新的社交創業者們虎視眈眈想要從微信切走部分熟人關系鏈。但是從IM(Instant Messaging)切入一定是走不通的,因為微信衰弱的是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而不是IM,IM屬性反而是在加強,變成發短信+打電話額度基礎工具,所以子彈短信把IM功能做得比微信好50%有什么用呢,我加過最活躍的微信群在子彈里也幾乎變成死群。在我的想象里,能切走微信熟人關系鏈的一定是一款承載和早期朋友圈同樣用戶需求的SNS產品!
騰訊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微信及WeChat月活躍賬戶超10.8億,同比增長10.5%。也就是說,微信是移動端滲透率最高的一款軟件。
微博目前月活也達到4.31億。微博其實也是一款SNS產品,熟人網絡、興趣網絡,幫助用戶構建好友圈。但微博在個人社交上的表現不算好,個體與個體之間的連接相對薄弱。更多的流量,放到了大事件、大明星身上。
國內確實需要需要出現一款打破微信、微博社交僵局的軟件。
可疑的抄襲者態度
需求成了微臉打出的第一張牌。吳昌澍在第一封上線稿中喊道:
如果你真的喜歡真實的社交網絡,喜歡facebook模式,可以轉發支持一下中國自己的facebook微臉;如果你真的懷念人人網,可以轉發支持一下把人人網功能再次實現并且做得更多的微臉;如果你也不好意思要對方的微信,不好意思和喜歡的人表白,可以轉發支持一下讓聯系變得更簡單的微臉。
還有三個如果,先略去不寫。
第一個如果,像過去國貨要入市前,常用的宣傳辭令,比如中國人的運動鞋、中國人的汽車、中國人的“可口可樂”。商品在利用情緒,但過去的年代可以理解,一切都是零,所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都是進步。放到一款最新的社交軟件上,有幾分詭異,軟件本身并不再具有任何的時代意義或者突破,用“中國自己的Facebook”來號召,不討巧。
第二個如果,人人網正式告別,宣布出售,90后集體陷入逃不開的懷舊情緒,微臉很努力的蹭熱點。但表達效果欠佳,用戶丟失的,哪里是一個社交平臺,是青春時候珍視的記憶。
第三個如果,終于回到了產品本身。但產品又摘不掉抄襲的帽子。
吳昌澍在信中介紹:“表面區別是可以抄襲的,本質區別無法抄襲,能夠被抄襲的社交網絡永遠無法成功。和facebook的表面區別有可以按院系搜索用戶、按入職公司的年月搜索用戶、無需下載2個App就能發消息等針對國內用戶的特定需求進行的開發。微臉和其他國內社交App的區別,就是facebook模式和其他社交App的區別。”
Facebook很難舉報微臉抄襲,雖然微臉連英文名都是weface。按照App Store的規定,牽扯侵權糾紛,提供盜版、內容侵權、山寨模仿、推廣侵權等問題的App,經過投訴后會被下架。比如前段時間的子彈短信,因被人舉報,使用了侵權圖片,后被蘋果商店下架。微臉只是一款具有類似設計和技術的社交軟件,在內容上面,依靠平臺用戶生成,并不存在侵權問題。
但仔細想想,一款軟件的設計是需要用時間去測試的。比如抖音的全屏沉浸式體驗,上下滑動,切換內容,進一步改善用戶體驗,降低使用門檻。又比如快手干凈的界面設計,也是平臺通過數據,找到的最優選擇。
后來者跟風模仿,像是使用了一個并沒有經過推演的數學公式,結果正確,卻常常不能更好的理解其中最根本的原因。
微臉奇怪的地方是,和Facebook設計上的重合,產品理念的相似,變成了宣傳賣點,絲毫沒有試圖掩蓋借鑒的痕跡。
含蓄的個性和真實的暴露
扎克伯格應該看慣了模仿者的把戲。對于現在的Facebook來說,整個搭建社交網絡的技術,當然不是壁壘。有專門的軟件(比如Kootali ),可以幫助任何一家公司或者個人,迅速搭建出一個社交網絡系統。
Facebook超過20億的月活,才是對手無法攻克的高墻。雖然,現在的Facebook風雨飄搖,備受質疑,連帶著扎克伯格,都被媒體拉出來炮轟了幾輪。
國內的模仿者,最需要擔心的應該是用戶規模。在互聯網人口紅利消失,各互聯網公司爭奪用戶消費時長的情況下,微臉想要突破的難度會更大。微信、微博以外,抖音、快手這些帶著社交屬性的短視頻App,也會成為社交這塊蛋糕的有力競爭者。
謝文是活躍于2008年前后的知名IT評論人,也是原雅虎中國總經理。他在2011年出版過一本書,叫《為什么中國沒出Facebook》。
這本書有很多等待歷史檢驗的話,有后來驗證為真的,也有驗證為假的,不知道字節跳動CEO張一鳴在創業前是不是看過這本書。作者提到,在一次和凱文·凱利聊天的過程中,他提到一個觀點,一個網絡音樂服務公司擁有無數音樂作品不是難事,難的是把不同的作品分別推介給喜歡他們的不同用戶。誰能找到高效、低價、精準、智能的辦法將海量的潛在用戶一一對應起來,推介出去,誰就可能成為未來的贏利大戶。
除去算法,社交也會在未來成為內容分發的重要途徑。國內還沒有出過真正全民覆蓋的真實社交網絡。人人網主攻校園,沒有進一步突破圈層和年齡的限制,雖然這并不是人人網失敗的唯一原因。
夢夢是典型的活躍用戶,幾乎沒有社交負擔,勇于表達和分享。但并不是所有用戶都是夢夢。95后小柳也在前幾天下載了微臉,但登陸后發現熟人不多,隨意加了一批陌生人后,小柳再也提不起興趣登陸。
他質疑更多的地方是:“這種共同好友的推薦模式,我加上你的朋友,我可能會認識你們倆共同的朋友,我感覺,現在的人,對這個并不會特別的感冒!
謝文在書里就提到,很多人一提到Web2.0,就會有疑問,真人網絡這種東西符合國情么,中國人多含蓄,多虛偽,多狡猾,怎么可能在虛擬空間真實生活呢?中國社會那么復雜,管制那么嚴,2.0怎么可能成為主流呢?
這些在2011年就存在的問題,現在依然存在。連95后小柳,都會有“袒露”上的障礙。只是現在App多了,用戶的需求也可以得到更多樣的滿足,社交需求,同樣可以細分。比如匿名社交,興趣社交、婚戀社交。
“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無論人多多,歷史多長,發展道路多曲折,與全球大多數國家大多數人的共同點遠遠多余不同點。如果把個人作為比較對象的話,你會發現出了膚色、語言等外在差別,人性都是差不多的!敝x文的話雖然透出歷史感,但他的觀察是對的。
微臉這類真人社交網絡也是如此,不一定被所有人接納,但一定有一個群體,會接納這類社交方式。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