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體脂秤app下載分享,送給需要的小米用戶們,該app能夠進行藍牙鏈接和賬號綁定,每一次的稱重和體脂相關數據都會自動上傳,可以測量多達10種的數據,但是僅供參考。想要試試的朋友們快來下載吧。
【app特色】
幫你記錄全天活動,計算行走和跑步的距離及熱量消耗;
監測睡眠狀況,自動判斷入睡時間,給出階段性建議;
智能鬧鐘將在淺度睡眠中喚醒你,讓起床不再痛苦,開始精力充沛的一天;
記錄全年的運動和睡眠數據,查看每周每月趨勢,并提供健康建議;
你可以分享你的運動成就到微信、QQ或微博,和好友比一比誰的生活更健康;
支持手機來電提醒功能,來電未接時手環會振動閃燈提示你。即使手機放在包里,也不用擔心錯過重要來電;
查找手環功能,只要手環在藍牙有效范圍內,手環會震動同時提示燈閃爍;
支持接入微信、綁定手機QQ和好友PK運動排名;
支持將活動和睡眠數據接入到iOS8的健康app(HealthKit);
【小米體脂秤測評】
2017年2月28日,小米公司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了一場“我心澎湃”的松果芯片發布會,不僅正式發布自家研發的松果澎湃S1八核處理器,同時還為消費者帶來了全球首款搭載這枚處理器的智能手機小米5c。正當消費者為小米研發芯片的堅韌不拔意志感到欽佩之時,雷軍又在發布會尾聲為到場的米粉們每人送上了兩件米家生態鏈新產品,分別是小米體脂秤與米家智能攝像機。那么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奉上一組全新小米體脂秤的開箱圖賞,同時也附上自己對它的初體驗評測感受。
據了解,小米體脂秤的官方售價是199元人民幣,與上一代產品“小米體重秤”相比,雖然外觀上差別不大,但卻加入了可精準測量體重及體脂等10項人體健康數據的功能,可謂是大幅度的全面升級,這也是為什么它會被小米官方重新命名為小米體脂秤,而并非簡單的延續小米體重秤2代這一名號。
開啟包裝后,可以發現這么多大的包裝內,其中東西真不多,包括:小米體脂秤主體x1、說明書x1、7號南孚電池x4。咦???為什么是南孚電池呢??小米不是有自家的彩虹電池嗎?小編記得之前小米發布小米鼠標的時候,內置的電池就是南孚電池,為啥小米體脂秤卻不內置呢?內部消化產量和銷量不是更好嗎?這樣一來,還得找南孚批量采購,更加顯得麻煩了。
小米體脂秤與此前的小米體重秤風格一致,設計簡約,防滑紋理處理表面,上秤時更加安全。值得一提的是隱藏式LED顯示屏設計,在透光率極低的ABS工程塑料秤面下做入LED顯示屏,經過各種工藝上的創新后,成功實現了隱藏式LED顯示,當它靜置時,通體素白,體脂秤是完美的整體,上秤后,數據會從面板下透出來,顯示清晰。
小米體脂秤采用業界成熟的BIA生物電阻抗技術。基本原理是將身體分為導電的體液、肌肉,以及不導電的脂肪組織,當用戶赤腳踩到體脂秤上的四個金屬電極之后,其內部的BIA模塊會測量用戶從左腳到右腳的電阻,借助公式計算出人體成分結果。脂肪不導電,肌肉含水分多,導電性好,通過兩點間電流和電壓的變化,測算電阻,阻力越高,脂肪含量越高。然后結合用戶的身高、體重、年齡、性別等數據,計算出體脂、肌肉、水分等人體健康參數。
將四枚7號南孚電池安放進電池倉內后,機器就默認自動啟動了,這是我們就可以通過手機上的“小米運動”APP與該產品進行藍牙鏈接和賬號綁定。在此注意,第一次連接APP,需要用戶踩在體脂秤上面,先將用戶的體重數據傳輸到手機APP上,才能夠成功綁定設備。
當連接APP之后,每一次的稱重和體脂相關數據都會自動上傳,可以作為當下身體狀況的一個指標,指導用戶去保持或改進。當多人使用時,它還可以智能識別出不同的稱量人,分別記錄,最多支持16人數據測量,并無限存儲體重數據。
小編有話說:
除了體脂以外,小米體脂秤還可以測量體重、BMI、肌肉量、基礎代謝、內臟脂肪等級、骨量、水分、體脂率、體型、身體得分共10項人體數據。但是!!!!劃重點啦!!!小米CEO雷軍先生在發布會上說, 雖然小米體脂秤可以測出以上一系列高大上的人體數據,但這些數據僅供參考哈,如果對這些數據的準確性要求很高,請大家出名左拐去醫院掛號哈,嘎嘎。
對于價格來說,小編我隨手上京東和淘寶上瞅了一眼,發現這類可以測體脂的產品有很多,最貴的300左右,便宜的則僅僅只賣99元。而小米的價格位于中間擋位,小編認為199元的價略微偏高了啦,但是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該價格也完全能夠接受。
最后的最后,其實買一個體脂秤有什么好處呢?舉個例子哈,小編早上出門前,先上秤“腰”一下,看看身體各方面狀況,這樣出門后,就知道今天是不是該少吃點肉,多喝點水,或者多走幾千步,消耗一下身體內的查克拉了。更為重要的是,每天看一眼自己的體重,才更有信心減肥啊!!!嗯,小編今天看了一眼小米體脂秤上顯示著的自己的體重,淚奔了,離年初制定的減肥目標還有-8.9斤,年初體重160斤,希望能減到150斤,然而,嗚嗚...
版本記錄
2022-09-20 版本: 6.3.3
App:
優化用戶體驗、修復已知bug。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