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機網報導,因為國內的廠商都比較了解國內的行情才保住了國內智能市場近7成份額的數據,現在這些國產廠商又把目光瞄向了高端市場。可是,在眾多推出的售價3000元以上國產高價手機中,卻很難找尋真正的高端手機。
為何3000元以上為高端標準:
聯想搭載英特爾雙核處理器的的智能手機K900還未上市,就已經在微博上引起了很多關注。作為聯想旗下最新的高端旗艦手機,它的售價成為議論焦點。
如果以其他國產手機廠商推出的高端智能手機售價作參考,K900的售價無疑將會超過3000元,因為這個售價似乎是一個不成文的標準,在此之上才能算是高端手機。
實際上在K900之前,國內廠商推出的所謂高端手機無一例外都把價格定在了3000元以上。
酷派是國內最早開始布局高端市場的手機廠商之一。2012年11月,酷派與中國電信聯手推出了價格在4280元的大觀HD9960手機,并高調宣布,將“強化高端市場”戰略,將目標瞄準蘋果和三星。
隨后,中興推出了旗下首款高端智能機—NubiaZ5,價格為32G版3456元,鈦金屬版7890元。
今年年初,華為也發布了其最新旗艦智能手機AscendD2,售價3990元,這也是華為迄今為止在國內售價最高的手機。在日前舉行的巴塞羅那通訊大會上,華為還推出了AscendP2,售價同樣是在3000元以上。
其實真正的想要做出高端智能產品,不光需要腳踏實地的進行產品創新,還要加強品牌、服務和體驗方面的不斷進步,使用戶購買之后能感覺到非常的榮幸就像買了蘋果手機一樣的感覺,并不是高價就是智能手機來評量的標準,國產手機要進入高端行列路還很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