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機網根據國外媒體報道,作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最佳蘋果漸漸低迷,不僅iPhone 5等新產品銷售平淡,在股市上也不見起色,行業前景受到嚴重質疑。但美國科技網站BGR今天撰文指出,蘋果仍然是一家偉大的公司,現在只不過是回歸現實,最終回到經濟規律。
在《華爾街日報》曝光了蘋果大幅削減iPhone 5訂單的消息后,蘋果股價周一再遭重創。除此之外,近期還有傳言稱,蘋果準備推出廉價版iPhone,以便在新興市場與低端Android手機展開競爭,雖然此舉將使蘋果智能手機業務的利潤率下滑。
當然,這些并不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將全面走向崩潰的信號,更多的只是透露出一個重大信息,即蘋果多年來首次屈服于經濟重心規律。無論用任何標準來衡量,蘋果利潤在過去幾年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增長,特別是在全球經濟或陷入衰退,或增長速度放緩的大背景下。
經濟學的基本原理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即手頭緊張的時候,人們出高價購買高利潤產品的意愿會下降。畢竟,相比競爭性產品,高利潤產品的成本也更高。然而,雖然消費者紛紛削減開支,但蘋果過去五年的利潤卻屢創新高。
蘋果是如何無視經濟規律,實現利潤高速增長的呢?首先,蘋果對供應鏈的管理全球水平最高,能以讓全科技行業都難以望其項背的高效率制造產品。更為重要的是,蘋果產品線屢屢給計算機領域帶來顛覆性變革,同時又讓競爭對手難以復制。
一段時間以來,蘋果首次在消費電子市場面臨激烈競爭。特別是,蘋果在兩條戰線都遭受沖擊:競爭對手紛紛發布高端智能手機,如三星Galaxy S III,同時還以售價200美元左右的低端產品,沖擊蘋果占據主導地位的平板電腦市場,這些平板產品如亞馬遜Kindle Fire和谷歌Nexus 7。
當然,這一切并不代表蘋果喪失了對市場的敏感,未來幾年不會繼續占據科技行業的頭把交椅。相反,這僅僅意味著,蘋果開始屈服于其他公司不得不遵守的相同經濟規律——注重做生意的成本,這改變了蘋果長久以來推崇的“生意經”。
智能手機行業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使自己的位置更加牢固,千萬不要走諾基亞一樣的老路,會讓自己損失很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