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平臺提供了一種新的開放能力,開發者可以快速開發一個小程序。今年1月11日,騰訊高級副總裁、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在“2016微信公開課pro版”現場透露微信團隊正在開發一種全新的公眾號形態“應用號”。
足足等待8個月后,這款產品終于來了,沒收到的朋友也別著急,為避免應用號正式上線時一臉茫然,各位看官有必要做好準備,先了解微信應用號到底能干些什么。
9月22日消息,今日凌晨微信公眾平臺向外發出200個小程序內測邀請函,盡管叫小程序,但其實這就是今年年初騰訊曾對外提及的微信“應用號”。
早在2016年1月份的微信公開課上,微信之父張小龍就透露微信即將推出應用號。張小龍曾說,讓創造發揮價值,好產品應該是用完即走,微信應該是給用戶提供便利,而非浪費時間。希望用戶在微信里看到的都是自己愿意看到的東西,也希望用戶能夠留出來更多的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
微信官方對這款小應用的功能描述是,小程序是一種不需要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應用,它實現了應用“觸手可及”的夢想,用戶掃一掃或者搜一下即可打開應用。也體現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戶不用關心是否安裝太多應用的問題。應用將無處不在,隨時可用,但又無需安裝卸載。
目前,小程序仍然處于內測階段,且內測采用的是邀請制,其內容客戶端暫時對用戶不可見。之后小程序會全面開放申請,所有小程序將在統一時間向用戶開放。全面開放申請后,主體類型為個人、企業、政府、媒體或其他組織的開發者,均可申請注冊小程序。
“小道消息”創始人馮大輝將微信應用號理解為一個微信版本的 App Store。他認為這是一個機會,應用號正式開放之后,會有大批服務號都想利用公眾平臺新開放的能力做點嘗試。
但微信官方給出的回答是,并非想要做應用分發市場,而是給一些優質服務提供一個開放的平臺。據介紹,小程序可以和現有的APP打通,借助微信聯合登錄,和開發者已有的APP后臺用戶數據打通,但不會支持小程序和APP直接跳轉。
組件和API的形式,微信向開發者開放了如下服務、支撐能力:
視圖容器:視圖(View)、滾動視圖、Swiper
基礎內容:圖標、文本、進度條
表單組件:按鈕、表單等等
操作反饋
導航媒體組建:音頻、圖片、視頻。
地圖
畫布
文件操作能力
網絡:上傳下載能力、WebSocket
數據:數據緩存能力
位置:獲取位置、查看位置
設備:網絡狀態、系統信息、重力感應、羅盤
界面:設置導航條、導航、動畫、繪圖等等
開放接口:登錄,包括簽名加密,用戶信息、微信支付、模板消息。
有了這個框架和豐富的組件,小程序的啟動和運行速度將可以和原生 app 媲美。能實現的功能也將被純網頁的服務號要多得多;小程序開發后,不能直接發布,需要經過審核,類似 App Store。
微信應用號被認為是“跨平臺的操作系統”,行業內反應熱烈,更多的擔心在于諸多App(移動端應用)將面臨沖擊,一位熟悉騰訊內部人士就此事對創業家&i黑馬表示,“其實都在說明一件事,真的不用開發 app 了。”
早在今年1月,“微信之父”張小龍就曾宣布微信公眾號將推出“應用號”。微信的本意并不是要做成一個只是傳播內容的平臺,而是要做一個提供服務的平臺所以微信團隊專門拆出了服務號,但服務號以提供服務為主,基于一個訴求,“這不是我們想看到的。”
以上便是我機網小編為你帶來的關于微信小程序平臺的相關資訊。更多精彩,敬請關注5577我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