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頁手機資訊手機評測 → 小米note頂配版評測 王自如上手小米note視頻

小米note頂配版評測 王自如上手小米note視頻

來源:本站整理時間:2015/8/4 14:02:50作者:CRL點擊: 0 評論:0

文章標簽: 小米note

小米note頂配版也被大家稱作為機皇,小米note也成了行業里的一個笑話,一個機型發布了8場發布會,不過還是有不少的米粉朋友們想知道小米note頂配版怎么樣,下面不妨來看下王自如上手小米note視頻評測教程吧。

“機皇”一詞自諾基亞衰落以來就沒人再用過,這次小米正試圖通過小米Note頂配版拾起這一桂冠,2999也讓它成為史上最貴的小米手機,3000塊錢這道坎,謹慎的雷軍最終沒敢越雷池一步。

從配置上來看,小米Note頂配版確有爭奪安卓機皇的潛力,但諾基亞“春秋五霸”的時代早已過去,情懷、粉絲和小而美以及銷量才是王道,在小米立下1億銷量的保證書后,你會發現小米Note頂配版并非走量的好手,為何還要力奪“安卓機皇”這頂帽子?無非是它安身立命的根本——“為發燒而生”不能丟,從“繼續發燒”和“發燒到底”的口號中你應該明白,小米需要一個稱得上“機皇”的手機為粉絲和自己站臺。

能否問鼎安卓機皇? 小米Note頂配版評測

之前小米推出了小米Note標準版全網通,售價降低到2009元,但是小米Note頂配的全網通卻還沒來。而今天小米正式宣布小米Note頂配全網通版登場了。小米Note頂配全網通版售價是3099元,比原來的版本貴100元。正式開賣時間是8月4日上午10:00,而且是現貨發售。

這次小米Note頂配全網通版將完整支持7模19頻,兼容移動、聯通、電信4G/3G/2G全部網絡。另外還支持雙卡雙待。

除此之外,其余配置沒有變化,依然配備8核64位驍龍810處理器,4GB LPDDR4內存,64GB機身存儲,5.7英寸2K屏幕。以及前置400+后置1300萬像素,內置電池以及3090mAhmAh電池(支持快速充電2.0)。

這就是小米Note頂配版,雖然和小米Note標準版外觀沒什么變化,但不可否認它是小米最漂亮的手機,即便拿出去和其他品牌產品相比也不遜色。如果說之前小米是拿發燒性價比和MIUI打天下,小米Note至少將顏值短板給補了回來。為了體現其機皇身份,小米拋棄了沿用的黃色環保包裝,特意設計了尊貴黑色版,為提升身價考慮周全。

材料上雙面均采用了康寧大猩猩第三代玻璃,防刮抗摔能力有目共睹,但由于后背玻璃光滑無阻力,放在有角度的桌面、書本上容易跌落,如果不放心還是建議使用保護套。和標準版除了容量不同,小米Note頂配版為自己鍍了層唯一的香檳金色,和iPhone的金色相比,小米Note頂配版更接近黃金本色。

小米Note頂配版

小米Note頂配版VS iPhone 6

小米Note頂配版外觀關鍵詞是曲面玻璃,今年的玻璃風小米跟得很及時,2D前面板玻璃和3D曲面玻璃后蓋再加上鋁合金金屬邊框基本上奠定小米Note頂配版顏值差不到哪去。但營造出品質感的確要下不少功夫,3D曲面玻璃的工藝難度極高,需要先后經過機床雕刻、六次打磨、四道預熱以及最后的高溫塑形,最后讓玻璃獲得極佳手感。裹身的金屬邊框也比上一代提升不少,CNC切邊不再張揚,金屬和玻璃兩種材質的相互緊密嵌套一體,做工處于中上流。

小米Note頂配版

小米Note頂配版

和同樣是3D曲面玻璃的三星GALAXY S6 Edge不同,小米Note頂配版玻璃和金屬結合處理的沒那么親和自然,后背刻意去摸還有較重的割手感,這是小米Note頂配版在我手里唯一不太滿意的地方。

屏幕關鍵詞:2K屏+陽光屏技術

頂配版相比標準版第一個提升是屏幕,這塊采用夏普/JDI深度定制的5.7英寸屏幕分辨率從1080P提升至2K,PPI高達515。驍龍810配2K屏基本上成為旗艦手機標配,雖然從視覺上2K屏和1080P屏沒什么太大變化,但作為一款頂配機皇手機,2K更能體現驍龍810的優勢。

5.7英寸屏幕

喜歡飆新詞的小米為這款屏幕運用了三種技術:負液晶技術+高色飽技術+陽光屏技術。

讀起來很唬人的負液晶技術,其實是液晶顯示技術上的一種改進,大多數的液晶顯示產品,使用的是正向液晶屏。正向液晶面板的液晶粒子是垂直排列的,在屏幕顯示黑色時,由于背光系統仍在工作,會有大量光線在液晶粒子兩端通過,造成屏幕顯示“發灰”,負液晶技術的優勢在于液晶粒子在不通電時橫向液晶粒子阻擋了絕大部分光線,屏幕對黑色的表現更接近于關屏狀態;液晶粒子通電時,其向垂直方向偏轉,有更多的光線通過,因此圖像亮部細節變得更突出。小米Note頂配版還使用了UV Align技術,讓液晶單元在顯示黑色時更徹底,同時實現1400:1的超高對比度。

2K屏

另一個好處是讓屏幕整體電壓水平更穩定,對屏幕壽命有莫大好處。而且由于不需要大功率背光,屏幕的發熱、功耗都會降低,也算是對小米Note頂配版配2K屏的一種彌補。而事實上,這種既好看又省電的屏幕早在魅族MX4、華為榮耀6 Plus上使用。

高色飽技術:

高色飽技術從小米3就開始啟用,這項被人津津樂道的超高色彩飽和度技術在小米Note頂配版再次體現,達到了95%NTSC色域,高色彩飽和度也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從屏幕上獲得更豐富的色彩。

    陽光屏技術:

小米陽光屏技術是我們看到最直觀的一項功能,它支持像素級動態對比度調整,當我們在欣賞一些明暗飽和度不足的照片時,屏幕會自動在顯示上自動進行修正,類似于我們熟悉的HDR功能,可以比較充分地展現高反差的屏幕顯示效果。同時這種屏幕在陽光下顯示效果更加清晰,省電效果也更好,比傳統屏幕節電30%左右。

2K屏

日常使用中陽光屏可以實現圖片局部范圍內的優化對比度,使得細節可以更好呈現;提升強光下的可讀性,無需我們手動調節亮度。

拍照:對比iPhone6 Plus和S6 Edge

小米前幾代手機拍照效果的渣是有目共睹的,這也成為很多米黑不愿放開的把柄。此次小米Note頂配版保留了從小米3開始的1300萬像素攝像頭,因為它終于意識到高像素傳感器無法決定照片的品質,為此頂配版加入了OIS光學防抖和14位影像處理器,同時增強了暗光畫質,雷軍甚至挑戰了一把iPhone 6 Plus,分別從MTF解析力和SNR信噪比亮相畫質測試上作出對比:     

畫質對比

畫質對比

不少手機在發布時都會挑戰一下蘋果,但是我們都知道參數和測試并不代表最終成像質量,下面通過兩張室內樣張來測試小米Note頂配版和iPhone6 Plus:    

小米Note頂配版(左)VS iPhone 6 Plus(右)

小米Note頂配版拍出的照片色調偏暖,但更接近于真實色彩,由于小米攝像頭擁有更高的像素所以保留了更多細節部位。從寬容度的角度來看,小米Note頂配版的亮暗過渡范圍更寬一些,這也解釋了仙人球凸起和凹陷部分,小米Note頂配版能清楚的看出細節,而iPhone6 Plus由于對比度過大的原因損失了這部分的細節。不過整體視覺上小米Note高配版整體色彩過于平淡,讓有些優化過度的iPhone6 Plus看起來視覺更好一點。

接下來我們試試小米Note頂配版和人氣機皇三星GALAXY S6 Edge的拍照效果,同樣是同一環境下的兩張樣張圖。    

小米Note頂配版(左)VS三星S6 Edge(右)

從這個角度來看小米Note頂配版的還原度更高一些,不過天花板等暗光處噪點偏多,三星GALAXY S6 Edge有意在后期提高亮度,所以我們看到它的暗部細節表現的更好,另外1600萬像素占據了一定的優勢,細節上好上一點,優化后的畫面更干凈一些,但真實還原度沒有小米高。   

小米此次更突出它的暗光拍照技術,在后期優化中加入了基于智能多幀的降噪技術,在暗光環境下連續拍攝三張圖片并進行智能分析降噪,最終讓照片整體明亮。我們也從幾張圖片來測試它的夜拍效果:

夜拍樣張

夜拍樣張

夜拍樣張

夜拍樣張

夜拍樣張

夜拍樣張

夜拍樣張

夜拍樣張

夜拍樣張

從圖中可以看出小米Note頂配版在抑制噪點上已經有了效果,對炫光也進行了壓制處理,亮度上雖已提升,但在不開啟閃光燈下還有待提升。

下面放幾張室外樣張:

室外樣張

室外樣張

室外樣張

室外樣張

室外樣張

室外樣張

前置攝像頭使用的是一塊2um大像素的400萬像素攝像頭,是目前主流手機中單個像素最大的一款,單個像素變大意味著可以接收更多光線,畫質明亮度會整體提升。前置攝像頭更多用來自拍,我們還是請出美女編輯測試其自拍效果,并和iPhone6 Plus進行對比。大家看一下哪張更好看?    

 

小米Note頂配版(左)iPhone6 Plus(右)自拍對比

相機是MIUI重點優化功能,所以除了拍照時的后期優化,本次小米Note頂配版還加入了多項人性化功能,筆者挑出幾個亮點推薦給大家。 

第一是針對夜光拍照的補光模式,如果你身處暗處,拍照時MIUI會自動調出閃光燈模式,可以直接選擇自動、打開燈,為你省去一個步驟,不需要再停下來開啟閃光燈。另外閃光燈模式中加入常亮模式,暗光時可以用作補光,避免閃光時的曝光不足。

閃光燈補光模式

第二:峰值對焦:單反相機中的一項功能移植到手機中,使用時打開手動模式,即可看到峰值對焦選項,手動拍照對焦時相機會自動對已經完成對焦的物體進行描紅處理,從而讓我們清楚的看出拍照時哪些物體完成了對焦,避免出現失焦現象,不過實際生活中用處不大,大家可以嘗個鮮。

峰值對焦

水平儀功能

第三:水平儀:利用事實剪裁功能,讓取景框中的照片總能保持水平狀態,對于一些強迫癥患者來說很有用,日常使用中大家可能很少注意這一點,如果有需求,也算是個不錯的功能。   

配置:20nm驍龍810+LPDDR4 4G運存

對于發燒友來說,驍龍810和4GB運行內存才是他們的高潮的G點,不過曾經被譽為“世界上運算速度最快的手機”,小米并沒有在驍龍810和4GB內存上拔得頭籌。至少已經證明小米不再去像一個年輕人一樣,努力從性能上證明自己是第一,心智上開始成熟彌補為性能落下的短板。另外小米最發燒的產品已經不是最走量的手機,小米Note頂配版的出現只是滿足少數發燒友的需求而已。

不過頂配版的配置依舊讓人心動,如果要列一個關鍵詞應該是:驍龍810+8核64位+4GB內存+LPDDR4+Adreno 430+A57+20nm工藝制程。正是這些關鍵詞支撐小米Note頂配版走向硬件發燒的道路。

關于驍龍810相信大家已經有足夠多的了解,它采用了全新一代64位架構,基于更先進的20nm工藝制造,借鑒ARM研發的Big.LITTLE架構設計,集成四顆Cortex-A57核心和四顆Cortex-A53核心,最高主頻2.0GHz,這兩組CPU核心可以根據智能手機要處理任務的強度來智能開啟和關閉。在進行一些對硬件性能需求不大的操作時,處理器可能只有一顆Cortex-A53 CPU核心處于開啟狀態,而其他核心處于關閉狀態,這樣既可以滿足任務進程的性能需求,又可以最大程度的節省處理器所消耗的電量。


A57+A53性能相比A15+A7的組合有大幅度提升(圖片引自ARM)


 


驍龍810由四顆A57核心與四顆A53核心組合而成(圖片引自ARM)

驍龍810集成的Adreno 430 GPU核心,相比之前的Andreno 420,其在圖像處理性能方面最多可提升30%,支持1080P、2K、4K分辨率的屏幕,其默認工作頻率為600MHz,像素填充率為6Gpix/s,而三角填充率是500Mtri/s,也支持OpenGL ES3.1+AEP、DirectX11.2、OpenCL1.2full等技術標準。

內存上采用了最新的LPDDR4標準,速度是LPDDR3的1.7倍,內存提升到4GB,同時內置的64GB eMMC 5.0ROM讀取速度是eMMC4.5的2倍。

安兔兔跑分表現也接近6萬:    


 

安兔兔跑分

4GB內存給我們帶來更流暢的使用體驗,不過筆者在使用中也發現,同樣是小米Note系列,不同的版本內存占用上卻不同,在關閉后臺運行的狀況下,3GB的小米Note標準版剩余內存為1.2G,4GB小米Note頂配版剩余內存GB1.6,4GB內存并沒有給小米Note頂配版帶來更多剩余空間。另外刷微這種小內存應用面前,驍龍810核驍龍801在速度上的表現微乎其微。

左小米Note頂配版VS右標準版

驍龍810的性能優勢需要大型游戲的才能更好發揮,不過這里也涉及到大家最為關心的問題:發熱,三星曾因為驍龍810的發熱問題而退訂芯片,此次小米Note頂配版采用的驍龍810已經是第三個版本。那么這第三個版本的驍龍810在散熱控制上表現的如何呢?

小米自己也針對散熱表現進行了測試,玩大型游戲20分鐘,手機背部主要區域約為36.3度。對于這一數據的真實性我們進行了復測,測試選用“真實賽車3”并進行30分鐘的試玩。

散熱測試

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出,小米Note頂配版在運行30分鐘大型游戲后,機身表面溫度最高接近40度,平均為38度左右,符合之前小米的測試表現。

事實上針對驍龍810的散熱,小米是有備而來的。首先是優化機身框架結構,促使整體散熱均勻,實際測試中筆者也發現,游戲試玩5分鐘處理器部位已經開始發熱,不過在隨后的時間內,熱量傳遞到整個玻璃面板,也證明整體散熱設計是有效的。另外小米還加入了四張石墨散熱片來擴大散熱效率,正是這一系列改進,讓小米Note頂配版有效的控制住了機身溫度。

另外一些亮點包括Sensor Hub協處理器,和iPhone協處理器類似,用于協助實現對陀螺儀、加速感應器、地磁感應器等數據處理,減輕主處理器負擔從而達到減輕功耗的效果。小米Note全系列還加入氣壓傳感器,實景指南針應用中可實時顯示氣壓和海拔。

HiFi音樂:ES9018K2M芯片+雙時鐘晶振

小米Note頂配版另一個改進是針對HiFi音樂系統的提升,新版本中增加8顆松下PPS音頻電容,進一步提升音質純度,通過2級線性電源實現穩壓供電,實現更強瞬態響應。在小米Note頂配版的HiFi音樂系統中,小米MIUI系統還重新改寫了Android底層音頻驅動。    

小米Note頂配版

HiFi系統的關鍵詞:ES9018K2M音頻芯片+二級運放+雙時鐘晶振+二級供電+8顆松下PPS音頻電容。

從硬件堆料來看,小米Note頂配版無疑是目前主打HiFi音樂中最狠的一家,硬件上已經將錘子等手機比下去。比如雙時鐘晶振在面臨采樣率轉換失真問題毫無障礙;格式上支持多制式無損音樂解碼, 包括APE, FLAC,Wave和DSD;新加入二級穩壓供電、8顆松下PPS音頻電容讓手機在瞬態響應、聲音純度方面有進一步表現。

小米Note頂配版也內置多首無損音樂,試聽的感受上小米Note頂配版可以聽出更多細節,音質低沉柔和,如同身臨其境。不過對于大多數非HiFi發燒友來說,HiFi能否驅使他們下載體量較大無損音樂還是個問題。

總結:小米Note頂配版機皇路還有多遠

小米Note頂配版搭載的是基于Android5.0.2開發的MIUI 6版本,關于MIUI 6我們已經有了很多詳細介紹,在此不再贅述。個人認為MIUI V6是目前眾多基于Android深度定制ROM中最好的一款,如果你非果粉和Google粉,MIUI 其實非常適合廣大國人用戶使用,另外其保持持續更新也為優化提供了更多可能。

網絡上小米Note頂配版并不是一款全網通產品,雖然是雙卡雙待設計,支持移動、聯通雙4G,但對于電信用戶來說仍然是失之交臂。卡托設計上小米Note頂配版支持Micro-SIM卡和Nano-SIM卡,無論你是主流Android手機還是iPhone用戶都可以直接插入,無需剪卡,這一點稱贊。

小米Note頂配版

前面我們提到驍龍810也是采用了三載波聚合的Cat.9標準的LTE支持,能夠實現比Cat.4三倍下載速度的提升,最高達到450Mbps。在大幅提高網絡速度的同時,驍龍810還具備完整的全球LTE覆蓋:不但廣泛支持LTE/3G制式和頻段,還能在漫游時實現LTE高速連接,并在未覆蓋LTE的地方回落至3G網絡。

另外小米還運用到MU-MIMO多聯并發技術,是目前最先進的Wi-Fi協議,可以解決多臺設備處在同一網絡環境下帶來的傳輸速率下降問題,在該網絡協議環境下,能夠比別人快3倍。

MU-MIMO 數據傳輸 

電池方面小米Note頂配版從標準版的3000毫安時提升至3090毫安時,另外在快充的基礎上增加了2顆充電模塊,使用快充2.0技術,9V1.2A充電技術下一小時充電約75%,采用雙充電模塊,充電快同時保證散熱均勻,降低了溫度帶來的不穩定性。

總結:回到題目中提到的問題,小米Note頂配版能夠問鼎機皇?相信不同的人已經有自己的答案,機皇并不是簡簡單單堆硬件,小米的優勢在于MIUI,MIUI 6成功的轉型為輕量級系統,也是目前適合大多數國人使用的ROM;顏值上小米Note已經從雙面玻璃工藝證明了自己,但和小米 Note處于同一段位的顏值手機也有很多,小米Note并非最漂亮;拍照上水準已經有很大提升,但主打拍照手機無數,小米Note并非最優;HiFi音樂和處理器內存可堪稱頂級,出其右者少見,價格優勢明顯。總的看小米Note頂配版是一個具備平均優勢的種子選手,它可能是目前的安卓機皇,但是現在手機技術更新太快,指紋識別、無邊框技術這些小米Note頂配版還不具備,所以,誰知道這個機皇的帽子能戴多久呢?

配了個能燙熟雞蛋的驍龍810處理器和早被玩剩下的2K屏幕,就成了“安卓機皇”,這樣的邏輯思維能力彪悍、堅強。估計所有的Android手機廠商都傻眼了:萬萬沒想到,我們家的旗艦去年就已經是機皇了。

驍龍810處理器是否如PPT上說的那樣解決了散熱問題?

盡管這場品鑒會低調了許多,沒有進行視頻直播,但是按照國內手機廠商開發會的慣例,發布會上吹牛逼是必備技能,對于小米更是駕輕就熟。市場份額中國第一,Q1出貨量中國第一,各種第一。然后是對頂配版的自我贊美:

“藝術品般精致:為玻璃賦予生命,工藝和手感再進一步!前面板2.5D曲面玻璃+背面3D曲面玻璃,配合高大上的香檳金色金屬邊框,一起融入6.95毫米超薄機身。最終賦予小米Note頂配版,明玉般的光芒與極佳的潤澤手感。”

相比這些虛頭巴腦的自我追捧,我更關心的是此前已經被爆散熱問題沒解決的驍龍810處理器是怎么塞進小米Note頂配版的。小米聲稱,為了解決驍龍810過熱的問題,申請了5項導熱專利,具體是什么專利不太清楚。根據小米PPT上播放的,小米對機身散熱進行了優化,包括:“優化機身框架結構,整機散熱更均勻;CPU導熱工藝,提升熱傳導效率;4張石墨散熱片,內含1張雙層散熱片”。

不知道為什么,這讓我想起來當初王自如測評錘子T1的視頻以及老羅跟王自如的那次掐架,談到了很多關于機身散熱設計的問題。不知道小米這次的散熱設計,王自如是否能挑出毛病來。

且拋開這些質疑不談,因為從今天開始,一定會有大量的媒體對小米Note頂配版進行各項測試,相信散熱問題將成為關注的焦點,到時候既可以揭開真相了。不過我還有一點疑慮,既然小米都能解決掉的散熱問題,那么其它手機廠商怎么沒有這么積極地搭載這一堪稱史上最強的處理器呢?這個問題留著。

看了王自如上手小米note評測視頻,大家對小米note的配置及性能了解清楚了嘛,希望王自如的小米note評測對大家購買手機有所幫助。

游客評論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

發表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0)

(您的評論需要經過審核才能顯示) 字數: 0/500

本周熱門

找游戲 下應用

排行榜

游戲軟件破解

關于安卓網 | 聯系方式 | 發展歷程 | 下載幫助(?) | 廣告聯系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Copyright 2011-2014 5577.com安卓網 鄂ICP備1500505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