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路由和極路由哪個好,之前小編已經為大家?guī)砹寺酚蒻ini和極路由的一些對比,下面則是路由和路由之前的分析比較,感興趣的親可以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
1、結論
從三個產品看來,極路由賣的是產品,小米賣的是未來。
小米路由器搭載雙核1GHz的Broadcom4709處理器,內置1TB的SATA硬盤。而目前市面上采用BroadcomBCM4708/4709處理器的路由器均價1150元,僅一塊1TB2.5英寸SATA硬盤,均價就已經高達429元。而內置1TB2.5英寸SATA硬盤的小米路由器的價格卻出乎意料地定為699元。
極路由優(yōu)缺點匯總:
優(yōu)點:
1、做工精良,全鋁金屬機身,抗干擾,散熱好。
2、可以安裝應用實現不同的功能,可玩性很高,很多新奇的功能官方還在不斷開發(fā)中....
3、信號強,穩(wěn)定,足夠應付家庭使用。
缺點:
1、150M無線速率100M有線速率,有點低下,不能滿足NSA用戶的內網千兆高速率數據存儲。(普通用戶請無視)
2、Lan口只有兩個,不能滿足多用戶有線接入。
整體來說極路由是一款外觀,質量,功能都很不錯的家庭路由。如果官方能開放極路由刷第三方固件(DDWRT,Tomato,Openwrt)或者豐富一下現在的云插件應用,能有個迅雷下載的插件就更好了,8G內置存儲要這樣物盡其用嘛。
2、評測標準
深夜,其實我已經拿好了螺絲刀,并且做好了拆機完后組裝不起來的最壞打算,也準備好了專門的路由器跑分軟件,更準備好了波多野結衣同學的一個BT片種,準備實測一下下載速度。
但是當我真的把極路由和小米路由放在一起的時候,我就知道這樣看似數據流的評測毫無意義。因為產品的定位是截然不同的,并且價格上小米路由器的配置是千元級別的,極路由是平民化的百元機。
這三款放在一起跑分,這就跟中超當年的12分鐘跑測試一樣,能跑的未必適合。所以本文接下來只表達主觀描述,非理性無數據。
極路由
極路由的包裝在三款路由器里是最不起眼的,最不高大上的。小小的盒子,不如360的保險箱,也不如小米極簡的包裝,真的挺像一個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做派,把力量用在產品的研發(fā)上。
其實個人覺得極路由最大的功勞就是引發(fā)了市場上對路由器的重視,并且改變了一些傳統(tǒng)路由器的弊病。
首先說一下工業(yè)設計,極路由全鋁外殼,最初給我的震動很大,誰說家用低價路由器一定是塑料的?一下子就把性價比打了出來。其次就是簡單的設置,這才是殺手锏。對于我這種深度路由器用戶,很多時候也經常忘記設置的參數,必須要使出牙簽捅菊大法,更何況很多女生和小白用戶了。從360和小米路由器的設置方式里,都能看出極路由的影子。
但是,對手在變化,當極路由的對手從傳統(tǒng)死板的硬件廠商變成更互聯網化更有想法的小米360百度之后,無論工業(yè)設計還是設置方式還是逼格,都完全被壓制住了。單單是外殼手感來說,金屬的雖好,但是過于單薄的感覺比不上360的磨砂和小米的光滑,當然,這無關緊要,我們又不會抱著路由器睡覺。
極路由,對路由器而言,只是革新,而不是革命。
小米路由器
這貨居然沒有外置天線……這讓一個以天線根數作為路由器評價標準的人感到很傷心。
1T硬盤,靜音風扇,開放的接口和插件,專業(yè)級的配置,這些都讓人很迷惘的想問:“這貨還是路由器么?”
所以,這才是革命,讓一小部分人先革命起來。
699的售價對于傳統(tǒng)的家用路由器來說,不是偏高,而是非常高。但是這就跟最初的iPhone一樣,首批用戶不多,但是口口相傳,把iPhone變成了傳統(tǒng)手機的顛覆者。
小米路由器讓我想起了另外一款智能設備,飛利浦的Hue智能燈泡,三顆燈泡的基礎套裝賣到了1999港幣。其核心就是能用手機設置燈泡的各種顏色,例如看書的時候就應該是艷陽高照,例如寫PPT的時候就該是殘陽如血一片悲壯,例如調情的時候就應該是曖昧的粉紅色。那么當你偷偷的在手機上按一個按鈕,屋里光線大變,你對面的女神驚訝的捂著嘴巴驚呼“哇,這燈光好像我之前工作的發(fā)廊啊!”。
Hue主打的也是智能開放,例如用IFTTT設置,如果天氣預報是下雨,屋里燈光就自動變成符合意境的光線。一個小小的燈泡就有這么多玩法,那么小米路由器的背后,也是一盤智能家居的棋,而不僅僅是做寬帶的設備商。
小米路由器的野心就是成為千家萬戶客廳的中樞,搶占最上游的端口。從現在的配置來看,第一步的基礎已經打好,接下來就要看在開放的路由器系統(tǒng)上如何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了。
例如完全有可能開發(fā)一個”曖昧女神上門,電視10分鐘后自動放三級片“插件,一定有市場。不信可以去看很多的90年代的H小文,基本都是少男少女正在看碟,突然就變成了愛情動作片,然后兩個人就開始用心學習。
那么現在是智能時代了,沙發(fā)判斷出少女的體溫在上升(排除發(fā)高燒情況),心跳在加速并呈現紊亂狀態(tài),那么就自動放三級片。然后檢測少女如果生氣,怒吼的話,智能路由器馬上打出字幕“片源出錯,串線了!”要是發(fā)現少女坐立不安,荷爾蒙加速分泌,那么就播放傳統(tǒng)古典音樂“緊打鼓來慢打鑼,停鑼住鼓聽唱歌,諸般閑言也唱歌,聽我唱過十八摸,伸手摸姐面邊絲……”
想想都覺得人生美好起來。
當小米以路由器為契機,建立起一套電視/盒子/手機/平板的全套設備鏈,再加上類蘋果App Store和谷歌Chrome Store一樣的應用商店,那才是恐怖。
“智能路由器其實就是電腦”
對的。小米對它的定義很明確,就是替代電腦的。智能路由器你弄再多的概念,都不如受眾們對電腦這個概念的接受度來得靠譜和真實。而臺式PC也早已遠非當年被定位成家庭多媒體娛樂中心的角色。那個玩游戲是PC、看電影是PC、刷網頁是PC、泡妹紙是PC、看球賽是PC的時代已經不復存在。想想看家里的那臺PC(如果還有的話),有多久沒有按下機箱上面的啟動鍵了呢?
用戶也許不需要PC這樣的產品形態(tài)了,但是用戶還是需要一個中心的。那么“中心”的產品形態(tài)應該是什么?
目前已經發(fā)生的事實是,用戶的眼球已經從PC的屏幕轉移到了手機、平板的話,那么PC的主機箱又會被什么替代呢?站在這個角度去理解,智能路由器是不是可以看成就是一臺聯網的主機箱呢?如果是的話,它就需要頂配,需要硬盤。
在極路由的創(chuàng)始人王楚云去年7月的一次訪問中也提到過智能路由即PC的概念:
筆者個人認為路由器已經是一臺小電腦,那我們很快的就要在上面把存儲加上去,這樣的話就形成一個小型的 PC 了,類似于 Server 這種,在那個時間點我們就已經把它(極路由)定位成一個處理能力很強的一個產品。而且正好是那個時候,高性能的智能手機開始發(fā)展起來,我當時在想,一個手機 CPU 都是 2G,我這個路由器到時候也放2G的 CPU 在里面,有足夠可以想象的空間。
可以預想的是,在顛覆臺式PC的道路上,小米有了主機箱(智能路由器),但還需要一塊屏,這塊屏幕會是電視嗎?也許是,但是這個市場還是有點遠。而手機的屏幕又太小,那會是什么?各位肯定已經猜到,無非就是平板了。平板 +頂配路由器+硬盤,聽上去是不是有點取代臺式PC的模式了?
所以個人的觀點來看,類似紫米平板這樣的產品也許會被小米盡快推出市場。那么129元的mini和699元的路由器呢?前者堅持做到為路由器的發(fā)燒而生,后者則堅持做到為主機箱的發(fā)燒而生。
唯一剩下的問題就是,對于消費來說:親,你會買哪一臺呢?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相關內容,希望大家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