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關:驕傲的孔雀
從前,在一個大森林里。那里住著許多可愛的動物。其中有一只長得十分漂亮的孔雀,可是驕傲極了。她只要看到誰也跟她一樣漂亮,就展開自己美麗的羽毛,向別人炫耀自己。
第二關:十里長街送總理
天灰蒙蒙的,又陰又冷。長安街兩旁的人行道上擠滿了男女老少。路那樣長,人那樣多,向東望不見頭,向西望不見尾。人們臂上都纏著黑紗,胸前都佩著白花,眼睛都望著周總理的靈車將要開來的方向。
第三關: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于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 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予?”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國。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第四關:小站
你在車上甚至連站名也來不及看清楚,一間紅瓦灰墻的小屋,一排白漆的木柵欄,或許還有三五個人影,眨眼就消失了。火車兩旁依然是逼人而來的山崖和巨石,這樣的小站在北方山區是常見的。
第五關:掩耳盜鈴
春秋時候,晉國世家趙氏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里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鐘。鐘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鐘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后再分別搬回家。
第六關:刻舟求劍
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典出《呂氏春秋·察今》記述的一則寓言,說的是有個楚國人坐船渡河時,不慎把劍掉入河中,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記號,說:“這就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當船停下時,他才沿著記號跳入河中找劍,遍尋不獲。該寓言勸勉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變,若不知改革,就無法治國,后引伸成墨守成規,不懂變通之意。
第七關:狼牙山五壯士
“狼牙山五壯士”是指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易縣狼牙山戰斗中英勇抗擊日軍和偽滿洲國軍的八路軍5位英雄,他們是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在戰斗中他們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后,用石塊還擊,面對步步逼近的敵人,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的樹枝掛住,幸免于難;5位戰士的壯舉,表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被人民群眾譽為“狼牙山五壯士”。
第八關:鋤禾
《憫農》詩共2首,鋤禾是其中的一首。該詩作者為唐代李紳,也有人認為是聶夷中所作。該詩語言通俗、質樸,音節明快、上口,不是精品,但卻流傳極廣,婦孺皆知。
第九關:小白兔和小灰兔
講述了小灰兔和小白兔都是好孩子,他們都能主動幫老山羊收白菜。可是,面對老山羊的答謝,小灰兔接受了老山羊送的白菜,吃完了又去要;小白兔不要白菜要菜子,自己種白菜,收了很多白菜,還給老山羊送去一擔。原來,小白兔懂得勞動的意義──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整篇課文巧妙地寓熱愛勞動的教育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告訴人們要從小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
第十關:靜夜思
《靜夜思》是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表達的是思鄉之情。這首詩雖然只有區區二十個字,但就流傳非常廣泛,它幾乎是全世界華人耳熟能詳的一首名篇。在我國最廣為流傳的《靜夜思》版本是明朝版本,與宋朝版本個別字有出入。